站內搜索

站內搜索

食農教育

>

食習知味

食物原理:原鄉特色作物與食農教育推廣活動紀實

文圖/食農知味

食物原理大解密!感受原鄉滋味的最佳途徑!

你知道小米除了可以釀小米酒、做小米粽還可以做小米風味醬嗎?你知道樹豆其實有很多種顏色嗎?你知道山胡椒的風味怎麼形容嗎?為推廣原鄉特色作物,在農糧署指導下,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112年10月21日及22日在臺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了一場充滿活力的「食物原理:原鄉特色作物與食農教育推廣活動」。這不僅是一場農產品展售,更是一場充滿互動樂趣的食農教育體驗,為拉進消費者與原鄉部落的距離,讓大家深刻感受原鄉食物的原理與魅力,實踐地產地消的理念。兩日活動共吸引了超過兩千位民眾的蒞臨!

物原理有魅力活動入口意象展示本次推廣之五種原鄉特色作物。
物原理有魅力活動入口意象展示本次推廣之五種原鄉特色作物。

食農教育不僅是口號,更是實踐。活動前主辦單位舉辦了食農教育工作坊,邀集了30組原住民籍生產者,分別來自桃園復興、新竹五峰、尖石、苗栗南庄、台中太平及宜蘭大同的泰雅族;花蓮秀林、新城、壽豐、玉里與卓溪的太魯閣族、阿美族與布農族;臺東海端、卑南與金鋒的布農族、卑南族與排灣族;高雄納馬夏、桃源、茂林的鄒族、布農族和魯凱族;以及來自屏東春日的排灣族。透過對於食材特色與日常飲食應用方式、各族群飲食文化特色、食物營養價值與健康知識,以及對於消費者互動模式等創意發想等四面向,運用於活動會場實作體驗活動,介紹農業生產、特色、營養價值和飲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。

透過食農教育工作坊遴選30組原住民族籍的生產者參與本次推廣活動。
透過食農教育工作坊遴選30組原住民族籍的生產者參與本次推廣活動。

農友們巧妙運用五感體驗,讓民眾在攤位上辨識油脂的奇妙世界、認識楓香樹與段木香菇的關聯性、操作竹製趕鳥器了解小米的生產與生態,甚至透過嗅覺聞香體驗山胡椒等辛香料,還有辨識愛玉凍的真假。透過互動遊戲,讓大家更了解作物的特色、營養價值以及族群飲食文化背後的故事(詳見參展攤位資訊表),會場儼然形成了一個新村聚落。

取楓香樹果實製作吊飾,讓民眾人容易連結楓香與椴木香菇之間的關係
取楓香樹果實製作吊飾,讓民眾人容易連結楓香與椴木香菇之間的關係。(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版主楊雅安提供)

此外,舞台區規劃6場食農教育體驗DIY活動,場場報名秒殺,包括小米醬、瑪格麗蕗蕎、愛玉體驗、樹豆酒釀、山香雜草鹽DIY以及米彩繪,皆由農友提供材料帶領民眾親自操作,現場不僅學習特色食材的應用知識和烹調技巧,也有助於民眾實踐多樣化的健康飲食生活。

透過問題設計引導民眾認識生活中的食用油知識
透過問題設計引導民眾認識生活中的食用油知識。(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版主楊雅安提供)

除了體驗活動,位於舞台旁的策展區以五項原鄉特色作物(小米、樹豆、臺灣藜、山胡椒、愛玉)為主題,展現這些傳統特色作物的未來性,以及它們豐富的營養價值,成為國民健康飲食的多元選擇。

舞台區規劃6場次的食農教育體驗活動,讓大小朋友享受食物原理的樂趣。
舞台區規劃6場次的食農教育體驗活動,讓大小朋友享受食物原理的樂趣。

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支持部落農業的永續發展吧!

為擴大行銷力道,本次活動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,呈現「原鄉小農到你家」的活動展售攤位,包含原鄉農特產、特色餐飲和原民手工文創品,還提供原鄉編織藝品手作體驗,以及部落廚房的靜態展,讓民眾在打卡的同時感受部落生活的氛圍和原鄉的魅力。為期兩日的食農策展與展售活動,不僅讓市民朋友一同認識土地滋味,更促成了部落生產者與民眾面對面互動交流機會,達到地產地消的效果。歡迎民眾在假日可以走入部落體驗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,以行動支持永續農業的發展。

民眾與部落農友面對面互動與交流,在地生產、在地消費,促進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的發展。
民眾與部落農友面對面互動與交流,在地生產、在地消費,促進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的發展。

You May Like

猜你喜歡


Activities

近期活動